close
本报讯(实习记者 高玉) “国庆黄金周都成了结婚黄金周了。今年‘十一’有三个关联很好的同窗都结婚,看来这两个月的实习费又白挣了。”研二学生小潘说。邻近国庆假期,结婚潮也悄悄而至,婚礼份子钱成为良多人挥之不去的话题。而进入适婚年纪的80后成了结婚随礼的主力军,大多感叹“礼金随不起”。
像小潘这样的不在少数。为了凑够份子钱,或省吃俭用,或去多找几份家教,有的不得不向同学借钱,或求助于父母。比拟研讨生,博士生面临的礼金压力更大。在中国国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博的张同学告知记者:“像咱们读博的,同学基础都到了适婚春秋,结婚的一个接一个,几份礼金对他们工作几年的不算什么,可我们真得硬撑着。”
在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说:“多少个婚礼一去,银行卡就得透支了。”
“礼金数额一路看涨,真让人吃不消。”在永安里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王小姐表示,大学毕业四年,每个国庆都收到不少请帖,礼金从200元涨到600元。“真悼念我爸妈结婚那会儿,送个暖壶、床单啥的,不也挺好吗?”她说lv包包。
跟患上“礼金胆怯症”的年青人不同,有些“80后”则轻松很多。他们同挚友商定,会加入挚友婚礼,然而礼金都不必付了。一位在外企工作的“80后”对记者表现lv2012官方kason新款目錄,“你送我,我再送你,还得算好旁边通货膨胀的差价,何苦呢?罗唆谁也别给,省得折腾lv官方網。”
有学者对此表示,这种朴实、利人利己的婚礼新观点值得提倡。
分享到: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微博推举 | 本日微博热门
全站熱搜